
鹤上镇简介
鹤上镇位于长乐市中部,紧邻市区,北连吴航街道,西接首占镇,东北与金峰、潭头两镇交界,西南与古槐镇接壤,东南两面与漳港街道、文武砂镇毗邻。鹤上镇交通条件优越,是长乐市的交通枢纽,峡漳线、峡梅线、福北线、机场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尤其是东鹤路的开辟为鹤上融入市区创造了条件。
鹤上镇镇域总面积48.5平方公里,现辖仙街等22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2009年总户数16097户,人口61789人;现有党员1526名,村党委1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70个团组织120家;其中农村党员1348名,农村党支部57个,非公党支部15个,非公团组织95家。镇域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为70529.5亩,山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5%,耕地面积达23380亩。 鹤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镇域内兼有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自然方面有:吴航十二景之“龙潭晓瀑”和“五峰岚横”二景,在前年打造龙潭晓瀑自然生态旅游区的基础上,目前正以市区南山公园建设模式对“五峰岚横”进行恢复、开发,建设了莲花山休闲登山道;驰名闽中的千年古寺——龙泉寺座落在莲花山脉上,以怀海禅师的清规戒律是佛戒第一戒律的有利条件,将其打造成长乐廉政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头马”古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长乐市古民居建筑的精品,在开发、修建、保护过程中建设了九头马前庭公园;为进一步维护鹤上生态,着力建设莲柄港生态公园。在人文方面有:我国最早番薯引进者陈振龙,目前陈振龙纪念亭正在建设中;近代踊现了工程院士王任享、科学院士陈俊武、中将陈希滔等人物。 近年来,鹤上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是长乐市重要的乡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连续十几年被评为福州市一流经济强镇。其支柱产业有羽绒、纺织、冶金,工业基础良好,工业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金峰工业集中区鹤上西片区、漳兴工业区鹤上东片区、峡漳线工业走廊三个工业园区和路北蔬菜基地、青桥龙眼基地、东平120亩的各类精养鱼基地、良种场500亩的秋季大棚菜等设施农业基地。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鹤上镇党委、政府积极倡导“和谐凝聚民心、思路决定出路、责任胜于能力”的理念。创先争优,主动作为,激情创业,按照“城建兴镇、经济强镇、生态立镇、文化育镇、和谐稳镇”的工作思路,紧扣市委提出的“河港城”发展定位,以新城镇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五大战役”建设,努力把鹤上建设成最美人居环境、最特山水风光、最靓河港东部新城。
动态信息:长乐新增的两处公园景点——九头马古民居前庭公园、龙潭晓瀑森林公园落成并对外开放。
九头马古民居前庭公园位于鹤上镇歧阳村九头马古民居建筑群前,是保护与开发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采用江南建筑风格,依地貌顺景而建,整个公园呈正字形两个平台,占地8亩多。园内共有6处景点,建有拱桥、石桥、木桥、六角亭、马形长亭、水轮车等,相互映衬,各成风采。呈现出浓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景象。

龙潭晓瀑森林公园位于鹤上镇新览村北面鹤山南麓,秀美幽静,集瀑布、溪流、水潭于一体,周边群山环绕,自古被誉为吴航十二景之一,一期工程于2月28日动工兴建,投资200多万元,建有龙潭晓瀑高大石坊、具有浓厚传统气息的水车、独具风格的观景小拱桥、望景亭以及6000多平方米的草坪、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4000多米的登山小道等。
两处公园景点的建成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休闲场所,也是长乐大力推进“半小时文化圈”建设的又一亮点。
|

中国共产党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委员会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起跑十四五 决胜新百年 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新鹤上而努力奋斗
2021年5月27日,中共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在镇大会议室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146名,列席人员28名。

▲黄钦辉同志作党委报告

▲游金盾同志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

▲郑升同志作筹备工作情况汇报

2021年5月28日,中共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进入选举环节,福州市委组织部、长乐区委组织部亲自莅临鹤上镇进行指导,出席会议的代表162名,列席人员35名。
此次大会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10名中共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中共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及16名鹤上镇出席中共福州市长乐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会议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全镇人民一道,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为把我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长乐商贸新中心和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奋斗!

鹤上镇:“12580”服务模式实现全覆盖
鹤上镇按照“资源整合、布局统一、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发挥白眉、东平两村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进行全面推广“12580”服务模式,目前,在全镇范围实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组建、全覆盖,扎实推进“12580”为民服务工作模式的有效运作。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典型示范影响力
该镇高度重视便民服务项目联办工作,党委书记亲自督促,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全力指导,各村主干强化责任,逐项落实。同时结合各村经济、场所等多方面实际情况,在操作中再提升,在实践中再创新,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12580”工作模式与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有效整合,不断完善和发挥村便民服务平台的作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好“八个一”,即一部电脑、一套办公桌椅、一台饮水机、一套资料柜、一个报刊架、一个办事流程图、一支为民服务队伍、一套为民服务机制,真正将中心打造成软硬件设施完备的为民服务机构。
为保证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如期建成,镇财政予以各村1-3万元的专项补助金,总投入40多万元,用于购置桌椅、饮水机、资料柜等硬件设施,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保证中心高质高效为民服务。
为进一步充实镇便民服务示范点的队伍,镇党委在现有的白眉、东平两个示范村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典型示范的影响力,在各片区中再重点培育两个示范站点,即鹤上片的仙街和云路村、沙京片的路北和莲花村、北山片的环东湖村,不断充实便民服务示范点的队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好经验、好做法,在全镇乃至全市范围进行推广,营造服务为民、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坚持服务五个“零”,打造一扇群众满意的窗口
该镇从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坚持服务五个“零”,共办理各类服务1000多项,打造了一扇群众满意的窗口。
据了解,服务五个“零”主要内容有:
一是服务机制“零缺陷”。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推行党务公开、“一事一议”等政策,真正将“12580”为民办实事工作模式发挥实效,使得便民服务中心的运作得到不断充实、完善。
二是服务方式“零距离”。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每周一、三、五所有办事人员上岗,保证在职、在岗,做到不拖拉、不推诿,高质高效为民服务。
三是服务过程“零障碍”。 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建章立制,公开办事,将中心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党员服务平台、岗位责任等统一上墙,真正实现阳光作业、透明办公。
四是服务质量“零差错”。 服务中心把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计生、民政、治安、土地管理等,作为主要服务事项,并在全镇22个村成立了村综治信访维稳站,真正将社会矛盾调处、社会保障服务等纳入服务范围,以实现合署办公、合理编制服务流程,从管理、办理、反馈三个环节,做到高质量服务。
五是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活动中,强化职责,高效办事,切实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违诺追究制等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时、误事的现象,确保便民服务的高效运转。
(王宪政 林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