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庆“拗九节”
——洋屿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之二
2017年2月25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拗九节”,这是一个孝敬父母、敬老爱老的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美德,我村举办“敬老爱老”为老人送拗九粥活动,村志愿者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为我村老人送去一碗碗热腾腾的拗九粥,也送上了我村对老人的关心和温暖,营造了村居融洽和谐的气氛。

村志愿者为95岁郑济锜夫妇送上爱心拗九粥
弘扬雷锋精神 播撒绿色文明
——洋屿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之三
人勤春来早,种绿正当时。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播绿色文明,呼吁村民树立公共生态意识,2017年3月12日村书记、主任携志愿者在村篮球场东边开展“种一棵树·绿一方土”植树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在植树现场志愿者们,你挥舞着铲子,我抡起了锄头,种下一颗颗树苗,将植树种草环保活动与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是一堂非常好的德育课,既传播了绿色文明,还培养了他们学习雷锋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 村书记在现场强调今后将进一步深入引导群众,开展爱绿护绿植绿主题活动,让爱心树引领绿色文明时尚,让文明林播撒环保低碳种子。
网络祭扫 时尚节俭
——洋屿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之四
2017年4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张扬。传统扫墓,注重培修坟茔,在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的一举一动里,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但前几年也发现有一些人在清明祭扫时,大把大把地去烧钱,铺张浪费之风非常让人痛心,一些人甚至脑袋发热,去用人民币直接焚烧祭扫。这样做不仅不文明,而且有违法的嫌疑,这样的祭扫让人忧虑。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扫墓,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把自己的哀思表现出来,更是一种时尚文明的方式,效果比传统的祭扫方式更好,而且大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你的祭扫思念,给亲人更多的思念。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进行。除了利用网络祭扫,也可以送上一束鲜花。用鲜花祭奠先人既文明时尚,又节俭。
端午节要到了 划龙舟要安全
——洋屿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之五
2017年5月30日端午节,划龙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以纯粹之情、文明之风去 保护和传承,切不可掺杂不文明行为,不要把良俗变恶习。只有大家一起弘 ?扬文明风气,优良传统习俗才能永续传承!划龙舟是一项群体性的民间活动,参加人数多,又在水上进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每年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端午节划龙舟安全事故。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安全了,开心划龙舟、观龙舟才有保障,传统习俗的传承才有意义!

划龙舟、观龙舟安全须知:1. 安全措施须做足(针对活动组织者)。要划定符合安全标准的水域进行龙舟竞渡;要提前排查整改河道、沿岸的安全隐患;现场应备有救急船只、急救物品及医疗救护人员;落实警示设施、安保队伍、停车区域、交通疏导等安全防范措施。2. 安全竞渡最重要(针对龙舟上人员)。划龙舟人员必须熟悉水性,必须要穿救生衣;年龄不要太大,一般以年轻人为主,身体要健康;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人员及未成年人严禁参加;竞渡过程应文明、礼让,不可斗气、斗殴。3. 安全观赛要牢记(针对岸边观众)。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在指定区域车辆停放、观看龙舟;切勿靠近没有护栏的水域岸边,防止因人员拥挤或失足落水;家长须重点看护未成年子女,特别是对幼童子女,防止意外发生;不要攀爬到护栏、围墙、树木、广告牌架等观看,以免发生危险;若阳光猛烈,请戴遮阳帽,人在阴凉处,以免发生中暑。
传播文明风尚 · 弘扬网络正气
——洋屿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之六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普及网络绿色文化。2017年6月16日下午,在村四楼会议室开展以“传播文明风尚·弘扬网络正气”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参加活动的有村民代表、村委会工作人员共60余人。

通过“道德讲堂”的建设凝聚道德力量构筑道德高地,传播正能量,推动公民道德意识觉醒和规范养成,倡导人人争当中国好网民,为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弘扬网上绿色主旋律、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