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人物传真热点风光法律教育科文卫生经贸文学同学乡镇信息发布

您的位置 ==》长乐线 [长乐人网上家园]| 人物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文海 |

张 文 海
Zhang wenhai

  福建省长乐人,1939年2月1日出生。有色金属强化冶金专家,国家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学毕业于福州第二中学,1958年就读厦门大学,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任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江西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和中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外重大工程总设计师,长期致力闪速强化冶金技术研究,为我国冶金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做出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国家优秀软件金奖、香港刘永龄奖等十余项。
  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党外高级知识份子联谊会会长。
  

“6.18典型案例”: 福建紫金铜冶炼工程项目

项目提供方: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张文海院士
项目接收方:福建紫金矿业集团

  该项目为张文海院士提供“铜清洁生产闪速冶金技术”,由福建紫金矿业集团出资建设的我国大型首座临海铜冶炼厂。该项目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依托紫金山金铜矿以及海外铜矿资源,是中国离海岸码头最近的大型铜冶炼企业。

  福建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为了尽快引进该项目,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协调工作,包括咨询省内冶金专家,向省内多家冶金企业发了项目推介函,与省发改委协调有关事项,组织专家考察等。经各方反复论证,最终确定落户福建上杭。 2005年张文海院士与福建紫金矿业集团于第三届“6·18”签约。该项目是当年“6·18”签约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龙岩市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是福建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完成后年产铜将达到40万吨,总投资约40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年产铜20万吨。二期能力形成后,并随着铜产业链的延伸,年产值可达250~300亿元。届时,铜材料工业将成为福建省支柱产业之一,并为我国铜工业的技术进步、解决我国铜市场的严重短缺和铜工业的合理布局作出贡献。

  2009年3月11日,一期年产20万吨铜冶炼项目在上杭县蛟洋乡开工。该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工期预计30个月,建成后预计年产电解铜20万吨,附产黄金约5吨、硫酸70万吨,年收入可达67亿元以上,利税5亿多元。

张文海院士寻根

  张文海院士回家乡,在胞妹陪同下到长乐南山张氏宗祠(长乐市南山老年人活动中心)寻根。

  据《长乐南山张氏世谱》第六三二页至六三五页记载:文海系忠慎公长男统勋的三男(共有四个胞兄弟、两个胞姐妹),系长乐南山张氏第二十三世善字辈。其生二男,长子张祥、次子端榕。

 

  张文海院士故乡行

  10月19日,应我市市委、市政府邀请,长乐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文海先生回航,市领导林彬、柯有民、陈进端、黄玉钗、黄华光等热情会见了院士一行,并介绍了我市工业特别是冶金方面的基本概况、区位优势、投资环境、规划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在航期间,张文海院士参观了市容市貌、吴航不锈钢公司、东南不锈钢公司等。他由衷赞叹家乡环境的改善、经济的长足进步,为自己是一个长乐人而感到自豪,并表示今后将多回乡走走看看,愿意发挥所长,为家乡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天道酬勤。”10月2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回到阔别46年的母校福州二中。应小校友的要求,他欣然在这名男生的衬衫上写下这四个字。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勤于思考,勤于实践。

  作为我国有色金属领域的专家,也因为是福建人,他与上杭紫金矿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紫金从开始的项目建议书、工程规划,到露采矿区开发都是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技术协作的。此次“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中,他还特地前往了紫金矿业。 早在今年年初张文海当选院士之际,记者曾第一时间采访了他,他当时说,“希望能回来福州搞一个大项目”。记者再次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他。他告诉记者,19日他已与长乐的市领导进行了会谈,项目的方向仍是有色金属。由于所需资金大,目前长乐市方面仍在考虑之中。

  “福州人常认为福州没有矿产资源,也就无法炼金、炼铜。事实上这是观念错误。”张文海院士认为,福州是个沿海城市,海上交通便利,矿产原材料可以通过进口得以实现,只要有资金、有技术,完全可以在福州培育出一个非常好的矿业企业。

 

荣誉来历 | 公司简介 | 广告服务 | 最新动态 | 招聘信息 | 访客留言
首页 加入收藏夹 返回页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2001-2010 长乐信息咨询服务网(冰心题) .《长乐热线》编委会

福建省长乐市网络文化研究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