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人物传真热点风光法律教育科文卫生经贸文学同学乡镇信息发布

您的位置 ==》长乐线 [长乐人网上家园]| 人物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 郑春开 |

郑 春 开
Zheng chunkai


  
  郑春开 男,汉族,1936年3月生,福建省长乐市玉田人,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1955年毕业于长乐中学(现为长乐第一中学),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由物理系转入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习,1959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核科学尖端技术研究。承担多项核武器研制相关课题,取得优秀成果并为我国核武器研制部门所采用。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理论教研室主任、原子核物理专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核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核物理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和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组成员等。
  从教四十年,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为我国的核科技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在核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在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中子物理、核裂变与核结构理论等研究领域做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编著或合著出版《原子核理论》(第一版、修订版)、《电动力学》(第一版、修订版)、《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电动力学解题指导》和译著《重离子碰撞理论导论》等7部学术著作。其中《原子核理论》第一版获核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优秀奖;《原子核理论》修订版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动力学》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先进事迹为《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世界科技名人录》、《中国教育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侨界模范人物名典》等所收录。


  延伸阅读:郑春开先生携爱女郑敏和外孙女回故乡长乐省亲(图文)

上为郑春开教授与《长乐人网上家园》主编张善国合影

左为郑春开教授为《长乐人网上家园》题词(2008年4月2日)

殷殷学子心 浓浓母校情

——北京大学教授郑春开回母校侧记

张秀明

  “七十三岁了,还能戴上红领巾,非常难得!”郑春开教授激动地说。4月2日,北京大学郑春开教授回到六十年前的母校——玉田中心小学,在校门口一下车,少先队员就给他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并送上鲜花。

  走进校园,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迎面跑来向郑教授问好。卓国城校长高兴地对郑教授说:“学生们一听说你来了,兴奋地比他们过六一节还要快乐!”

  走进教学楼,郑教授看到老师的办公桌前配有电脑,多媒体教室设施齐全、音乐教室有一台崭新的钢琴、课堂上的桌椅干净整齐等,他感到很欣慰,他说,“现在学校的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学生更应该要好好学习。”随后,他在多媒体教室,结合自己切身经历,为母校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郑教授怀着激动的心情讲述了在母校的难忘日子:教师们勤勉教学,讲究教法;同学们主动学习,和谐团结,学校里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那时我的家境比较困难,但也磨练了我坚强和刚毅的性格。在许多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爱教导下,我注重学习方法,学习成效显著。小学是人生重要的阶段,对我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衷心感谢母校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郑教授发自肺腑地感叹:没有母校,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他希望,老师们要正视学生的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不怕吃苦、勤于磨练,为今后成长的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临别时,郑教授留下了题词:“百年名校桃李芬芳,培育英才再创辉煌。”表达了他对母校的衷心祝福和对师生们的殷切期望!

荣誉来历 | 公司简介 | 广告服务 | 最新动态 | 招聘信息 | 访客留言
首页 加入收藏夹 返回页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2001-2008 长乐信息咨询服务网(冰心题) .《长乐热线》编委会

福建省长乐市网络文化研究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