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我读过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佳作,眼前展现出一片晶莹迷人的文学星空。当时我曾在笔记本上,抄录下许多富有人情味的精彩诗句。如:“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繁星》一二)“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0五)后来又读到《小桔灯》,那一位手提小桔灯的山村小姑娘善良可爱的形象,使我久久难以忘怀。那时我曾做过梦,梦见到冰心——充满慈爱的文学老人。
1983年11月,长乐一些文学青年在共青团长乐县委和文化局支持下,成立了长乐县青年文学协会。当时我们想,要是能邀请享誉文坛的冰心担任协会的名誉会长该多好!于是我们给远在千里之遥北京的冰心老人写了一封信。没过多久,我们收到了一封信,答应了家乡文学青年的要求。当时,我们全体会员和文学爱好者深为感动,颇受鼓舞。我心想,什么时候能见到她老人家!
时光一晃近十年过去了。1993年8月,我去北京学习,有了走近冰心的机会,心里希望着能拜见这位中国文坛的巨星。在北京学习期间,我乘车前往中央民族学院,顶着炎炎的夏日,从学院的前门穿过整个校园,到了后门,一路上打听,从后门又走了一大段路,终于在学院的宿舍区找到了冰心老人的寓所,激动地轻轻地叩开了她寓所的木门。
当我发现门上贴着“医嘱谢客”的纸条时,冰心老人的女儿吴青教授听我是从福建长乐家乡来的,就让我进屋,倒茶让坐,早先的陌生与紧张感烟消云散。我对吴青教授提出两个要求,一是想见见冰心名誉会长,这是家乡一位文学青年二十多年来的愿望;二是想让冰心老人为《长乐广播电视》题字。同时,我还告诉她,前不久冰心老人为《长乐信息咨询服务网》和《长乐新闻》的题字,报刊、电视均作了报道,在长乐家乡影响很大,并拿出《福建日报》、《福州晚报》让她转给冰心老人看。
一会儿,吴青教授从卧室出来告诉我,她母亲看了很高兴,同意了我提出的两个要求。在我回长乐前安排一次会见,届时让我将一套“小博士文库丛书”(冰心题字)带回家乡,给横岭小学。并告诉我她家的电话号码。
在与冰心老人会见前的日子里,我时常翻阅《冰心近作选》,想象着与她会见的情景……。我感到庆幸的是,她那扇“医嘱谢客”的门,对家乡来客是敝开的。并能为冰心老人带书回乡做件小事而感到高兴。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七日,上午十点十五分,我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我在她老人家的书房,拜见二十多年来,只有书报刊的照片上和梦中见到的冰心老人。
她,满面慈祥笑容,目光炯炯有神,在她身后摆放名家文集和大量小玩具的书橱衬托下,让我感觉亲切、温馨、童真。
我轻轻地走近,双手握住她老人家伸出温暖的手,以一位家乡长乐普普通通的文学青年向她问好,也代表《长乐广播电视》编者和读者向她表示谢意!老人思维敏捷,温和谦虚地说:“我的字写得不好。”
冰心老人告诉我:“不久前,将稿费两万元捐赠给家乡横岭小学,两万元是个很少的数目,希望能用到急需之处……”我知道,这是她老人家第三次为家乡教育事业捐款。这两万元钱,可是她老人家一个字一个字爬格子爬起来的啊!这是她老人家的心血!是一位与世纪同龄的著名作家对孩子、对教育、对家乡的一片爱心!
短暂、亲切的拜访结束离开时,我依依不舍、频频回首望着她老人家,留下难忘的最后一幕是:她双手合十,在默默地祝福……
(作者系冰心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