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朝阳中学

在风光旖旎的鳌峰山麓这片广袤的沃土上,一朵教育的奇葩正绽放着灿烂的笑靥独立枝头,尽显风姿。她,便是鳌峰山下奋进跨越的教育蓓蕾——长乐区朝阳中学。2010年11月8日长乐籍的中国科学院王任享院士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迎着朝阳蒸蒸日上”。
长乐区朝阳中学创办于1998年8月,是一所从长乐一中初中部分流出来的市属初级中学。学校三迁校址,1998年8月至2002年3月借寓长乐洞江小学,2002年4月搬址于畔野村东部(现华侨中学初中部),2006年8月与长乐华侨中学互换校址。现有校园面积三十五亩,三十个教学班,教职工106人,在校学生数近1700人。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96人,研究生学历2人,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56人。其中福建省学科带头人1人,长乐市学科带头人4人;长乐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8人,福州市级和长乐市级骨干教师33人。
学校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秉承“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的校训,形成“务实、进取、和谐、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奉献”的教风和“笃学、博学、善学、怡学”的学风。以“自发、自主、自强和共抓、共管、共赢”为教育理念;以“承华夏传统,纳四海文明,育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以 “目标引导、制度约束、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为管理理念;以“启智求真、立德树人”为德育目标;以“关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位家长”为师德口号。紧紧围绕三个提升: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办学目标;朝着三个方向努力的工作思路:努力走科研兴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走内涵发展、精细化管理之路,努力走德育为先、文化育人之路。逐渐提炼出“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学校精神。
近几年来,学校在践行福州市教育局倡导的“幸福教育”过程中以“幸福教育,从心开始”的工作思路,引领学校成长,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的硬件配置,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创建以长乐乡土文化为特色的系列走廊文化和省级课题“基于长乐地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的校本课程相结合,建设校史室,举办学生书画作品展,创建魅力朝阳党建品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分层教学,推广“先学后教、导学互助”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快乐成长工程”,优化学生评价机制;注重对特长生的培养,注重各类社团、兴趣小组和下午第四节的课外活动安排,学校每学年举行运动会、文艺汇演、读书节、科技节、跑操比赛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学科比赛,为特长生提供快乐成长的舞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利用校讯通,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提出德育为先、全员育人的口号,让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德育工作的亮点如开展跑操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十佳歌手比赛,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和开学毕业典礼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星级班级评选,一分钱工程等。
芝兰倩倩香校园,桃李蓁蓁满天下。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朝阳中学的办学事业蒸蒸日上,十七年来共培养学生8652人,毕业学生8531人,升学率达98.6%。录取一级达标校有2596人,占30.4%。其中郑靓、刘志鸿、郑雨荷、陈明豪4位同学录取高中后先后被保送和考入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深造。2007届中考福州一中在长乐市招收优质保送生9人中,我校有7人(陈凯伦、陈剑、李晓婷、姜石魂、刘睿颖、郑璐宇、刘冬煜),占全长乐市的77.8%; 2012届郑洋、郑政、林先诚三位同学分别囊括了长乐市中考个人总分前三名; 2014届陈奕同学勇夺长乐市中考状元,陈宏舟同学名列长乐第三,潘佳灵、陈天昊、陈筱露同学分别名列长乐市第七、八、十一名。
雨滋桃李花千树,风举鲲鹏路万程。学校历年被评为“长乐市初中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长乐市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三届被评为“福州市文明学校”。此外还先后荣获“福州市先进职工之家”、“福州市巾帼文明岗”、“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福州市绿色学校”和“福州市义务标准化学校”以及各级各类称号100多项。而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