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人物传真热点风光法律教育科文卫生经贸文学同学乡镇信息发布

您的位置 ==》长乐线 [ 长乐人网上家园 ]| 长乐市环境保护局 | 局长: 王建兴

搬迁公告:

  自2014年7月28日起,长乐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地址搬迁至长乐市朝阳北路万业锦江城南面。本局服务电话及各科(站、所、中队)联系电话不变。
  特此公告。


  长乐市环境保护局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学雷锋 树新风”道德讲堂

走近企业办实事 提升环境惠万家

  市环保局局长王建兴带领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前往长乐市华鹤印染有限公司、长乐力宏染整有限公司和福建鑫海冶金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节能减排、污染整治工作。
  一进入华鹤印染车间,王建兴察看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控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厂区车间布置和周边地理情况,了解了印染企业整顿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诸如资金、场地、技术等等。看到企业负责人存在畏难情绪,王建兴马上对企业负责人阐明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我市“三城同创”的总体部署,以及印染企业整顿提升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要求印染企业的业主,企业要生产发展,必须加大环保设施改造提升的资金投入,否则就达不到“三城同创”的要求,就面临着企业限产乃至停产。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引导,企业负责人打消了之前的种种疑惑和顾虑,表态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积极配合印染行业污染整治工作。
  随后,王建兴又来到长乐力宏染整有限公司,重点察看定型机废气治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察看完设施,马上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及固废和危废的存放提出了要求,对定型机废气治理后产生的废油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建议,并详细解答了企业环保专职询问的设施运行技术问题。
  最后来到福建鑫海冶金有限公司,王建兴查看了鑫海炼钢1#、2#炉脱硫设施技改运行情况,并检查了3#炉设施运行情况。经现场检查,1#、2#炉脱硫设施技改后运行,监控设备各类指标参数达到减排要求,3#炉脱硫设施已运行多年,设施破损,废气脱硫存在跑漏问题,影响废气脱硫效果和减排核算工作。针对存在问题和企业当前环保工作任务,现场与企业负责人研究了3#炉脱硫设施停产维修和烧结机球团竖炉脱硫项目动工的方案,确保在年底完工,提升环保设施能力。
  深入基层,走进企业,这是市环保局干部深入开展“四个万家”专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局科级干部每人至少挂钩联系1个村(社区、企业、学校、社团),并兼任挂钩联系单位党组织副书记或挂职村(居)委会副主任。每月至少1次到挂钩联系单位了解情况,入户发放“连心卡”,填写《联系户信息登记卡》共1000多份。局机关干部以居住社区或选择农村(企业、学校、社团)等基层单位作为挂钩联系点,开展经常性的登门走访、志愿服务等活动。局机关党支部每月要召集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例会,对机关重要社会动态、基层单位和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进行汇总、分析、研判。
  王建兴说,通过下基层进企业,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同时,还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安全生产工作,对提升环保监管能力和服务企业意识有很大的帮助,为群众提供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环保干部职责,更是做好“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长乐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福州市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制定市域环境保护规章、办法和实施细则等行政规范性文件并负责组织实施。

  2、负责市域陆地、水体、大气的环境保护工作,参与并监督近海水域环境保护和土壤、野生动植物保护,指导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资源开发活动,并负责市域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组织实施。

  3、组织开展市域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成片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审批、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对环保"三同时"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4、组织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污染综合整治,以及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

  5、组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制定综合整治规划、计划,完善整治目标责任制和组织指标体系的定量考核。

  6、组织开展市域污染源调查,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7、依法征收超标排污费和排污水费,并负责按照国家的规定管理使用征收排污费。

  8、组织开展市域环境监测工作,负责组织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年鉴,发布年度环境质量公报,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9、组织实施全市环境统计工作,发布年度环境统计公报。

  10、组织开展市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推动完善环保法制建设,并负责指导部门和镇(乡)的环境保护工作。

  11、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推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并负责组织实施环保干部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12、承办市人大、政协关于环境保护的提案、议案,组织调查处理城市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群众环保信访。

  13、承担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并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饮用水,犹如一座城市里流淌的“血液”,不仅是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近年来,为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市委、市政府可谓不遗余力:曾经污染闽江口的废弃采石场,三台案山的乱坟岗头,早已被改造成了“公园长廊”、“城市之肺”;炎山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场悉数搬迁,全市机砖厂均被坚决取缔,还有莲柄港水系的疏浚与绿化,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的建成和运营等。
  水润千家万户,情融社会民生,已成为我市建设发展、打造品质之城的重头戏。

  加强综合整治,保护炎山水源
  保障饮用水安全,首先要保障水源的安全。
  我市是一个贫水区,淡水资源较为缺乏,年人均淡水仅为670立方米,炎山水源是我市唯一的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好炎山水源,关系到全市三分之二群众的用水安全。
  为切实解决炎山水源地污染问题,市委市政府结合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部拆除保护区上游的32家养猪场,处置存栏猪6000头,拆除猪舍面积14067.7平方米;搬迁了位于一级保护区内的岐头电镀厂、七家煤堆厂和二级保护区内的四家企业;总投资250多万元的黄石、下洋、东屿三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调试运行。目前,炎山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一处排污口和破坏水源的设施。
  “为保护炎山水源,我市将炎山水源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划定为保护区,取缔和搬迁了危及水源安全的污染源企业和畜禽养殖场7个,否定了4个重污染项目在水源周边的选址。”环保局检测站站长陈征宇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年,在炎山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中,保护区内不仅设置了标志牌和交通警示牌,在一级保护区建设了1000米的隔离网;全面拆除了保护区内所有的工业企业排污口,加强了沿岸码头作业管理,严禁装卸有毒有害物资;建立水源保护区定期巡查制度,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查,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污染隐患。
  据了解,炎山饮用水水质监测指标近几年均达到Ⅲ类标准,所监测的17个项目100%达标。

  引水大樟溪,开辟第二水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安全高质的第二水源,成了市委、市政府考虑的大事。
  去年,省政府提出永泰大樟溪平潭引水规划(北水南调)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水利等相关部门做好资料收集,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争取列入规划。经过努力,福州市政府、省水利厅同意我市列入永泰大漳溪平潭引水规划。
  “目前,省里正在进行统一环评、设计,我们已积极提供所需的供水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材料。”住建局分管领导陈永泉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我市大樟溪引水工程作为省闽江北水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预计三年左右能够完工,建成后日供应我市最高水量达62万吨,将基本满足我市至2030年城乡规划用水需求。
  另外,我市还将三溪水库、江田水库、尖山水库等重点备用水源的上游地区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把乡镇饮用水源列入监管,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乡镇饮水安全。

  加强水质检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我们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所有运行参数自动传输至水厂中心控制室,由中控室工作人员24小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水质问题就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对设备设施进行现场巡检,并抄录水质数据,确保供水生产的稳定可靠。”在东区水厂,工作人员吴学灯向记者介绍。
  东区水厂作为我市城区重要的供水点,在水质监测上采用了先进技术。公司每个月会对各水质监控点进行取样,并送到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福州监测站进行指标分析检测。据悉,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监测能力,今年,他们还将投入200万元建设新的水质监测中心,可望于下半年投入使用。
  “管道抢修、管材质量问题、用户违章用水、二次供水污染等情况,都可造成水质严重超标。”吴学灯说,因此,保障管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对73个小区的旧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左右。截至2012年底,已完成50个小区的管网改造,完成投资1690万元。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投入300万元完成10个小区的管网改造工作。
  同时,从2011年10月下旬开始,按照每个水箱每年不少于2次清洗消毒的规范要求,正式启动了城区屋顶水箱的清洗消毒工作。截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4133个水箱的清洗消毒工作。
  据介绍,目前我市水利部门、卫生防疫部门都定期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供水单位也按规范要求设立检测室,并安装和使用水质处理和消毒设备,确保水质达标。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已覆盖150个村居
  2009年,我市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解决农村群众‘喝水难、水难喝’的问题,让群众喝上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的实施,将把自然水体中的悬浮物、藻类、大肠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微量元素清除掉,使水质达到饮用水要求。
  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我市在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上也采取了不同方式。在城区及其周边乡镇,主要以兴建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形式加以解决。针对边远村庄和海岛村庄,以开井、筑堤蓄水的形式实施单村供水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水利部门在施工中,严把“水源选择、工程设计、施工队选择、材料设备招投标、施工质量、竣工验收”六道关。同时深化水价改革,核定收费标准,提高农村水商品化意识和节水意识,实现了以水养水的目的,使饮水安全工程良性发展永续利用。
  截止2012年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321.79万元,涉及文岭、梅花、罗联、营前、鹤上、金峰、江田、漳港、古槐、首占、潭头、湖南、航城、松下、文武砂等15个乡镇(街道),确保了150个村、31万多村民和6000多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
  2013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今年我市计划投资9393.7万元用于玉田、猴屿等10个乡镇(街道)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有72个村、19万多村民从中受益。
荣誉来历 | 公司简介 | 广告服务 | 最新动态 | 招聘信息 | 访客留言
首页 加入收藏夹 返回页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2001-2015.长乐市环保局 . 长乐信息咨询服务网(冰心题)

福建省长乐市网络文化研究会协办